如何评价《风筝》这部作品?

 我来答
爱学习童鞋
高能答主

2022-12-08 · 教育改变认知。
爱学习童鞋
采纳数:460 获赞数:1092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与理不合

作为艺术性创作,电视剧可以夸大,但必须符合情理,电视剧最终是将一位有着高度思想觉悟和境界的党员的成长表现出来,但就全剧来看,仅仅是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口味,将一位曾经的谍报人员推上了神坛,与理不合。

2、与情不和

电视剧可以夸张,放一个人开挂传奇,但既然是艺术渲染,也得符合情理。作为观众,我们没有看到郑耀先的心路成长过程,即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一个具有高度觉悟的为共C主义奉献牺牲的人,我们看到的只有一个莫名突然出现的潇洒风度、手段果决、智勇双全的军统六哥,一下子情节跌宕成为一个普通的瘸子。

好像他是有难处不能在解放后向国家展示出自己的身份,更是因为还有揪出影子的使命还未完成,所以他还得“潜伏”,目的就是要揪出影子,可这里说不通。

3、过度夸大影子韩冰的作用

剧中提到,潜伏到延安后被抓获的七十三位特工捆起来的价值也抵不上一个 " 影子 ",而 " 影子 " 韩冰在整个剧中却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发挥出这种高级特工应有的作用。

没能阻止郑耀先从延安返回国统区;误泄情报导致马小五一行人四死一伤;偷看了关于大三线建设的绝密文件,却只是无效偷看无法送出;最终确认郑耀先的 " 风筝 " 身份已过去几十年,时代更替意义不大。

4、两条剧情线设计生硬

《风筝》中构成冲突的两条故事线仿佛并没有按照正常的逻辑发展,两条故事线的碰撞往往来源于敌对双方对对方的推理,而这种预判更像是开了上帝视角的预设," 我觉得他们会 …,因此我们要 …"、" 他们觉得我们要 …,因此我们要 …" 的铺设没有逻辑性和常理性更像是已知结尾反推过程,导致故事看起来有些生硬缺少代入感。

5、因为删减内容而添加的旁白

剧作选择以回忆录的形式来展现郑耀先的一生,而回忆录的作者却是 4 岁之后就只见过郑耀先 4 次的女儿周乔。这个设置被许多观众吐槽但也有剧粉以提出异议的观众所观看的是删减版本而反驳此观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