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应该怎么学?
高中生物应该怎么学?学生应该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重视形成知识结构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脱离知识而凭空产生。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知识累积难以发展能力。只有系统化和结构化了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如何才能形成知识结构呢?一些优秀学生在生物课的学习中,特别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具体的做法是:每学一节内容,就整理出本节的主要概念和核心理论,学完一周就归纳一下本周的重点知识,等学完一章后就做一个单元的整理,力争做到章章清和节节清。但是,这并不代表题题写、课课问。在教学过程中,我常会遇到一问就是一个小时而成绩不见提高的学生,其实,这就是不重视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结果。
二、重视生物科学思维的形成与分析方法的建立
生物科学理论的产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其研究方法心脏理论的形成有一定背景和发展过程,特别是科学家在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的科学思维过程心脏分析和推理过程是生物科学的精髓所在。优秀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于“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他们对某些核心理论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经过科学家怎样的实验过程,特别是科学家当时的科学思维过程有极其深厚的兴趣。
除此之外,知识的延伸也很重要。培养生物科学思维不仅仅局限于阅读生物方面的书籍,掌握单方面的知识,还要竭尽所能地“博”。有些时候解决一个生物问题用单纯的“就题论题”效果并不好,如果有有意识地将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作联想或迁移,分析问题的思路就比较开阔,也就容易解决好问题。所以,知识的宽度有时会有助于实现其深度。就像在一张纸上画许多点,逐渐以此扩展,各点相连,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纵横交错,学生行走其间方显示出一种游刃有余的大气,这便是所谓“通”。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抽时间看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籍,必将获益匪浅。
三、重视问题的提出
许多学生明明感觉到自己在生物理论的理解方面有很多不足,但是面对老师时,又提不出什么问题,或者不知道自己应该问什么。而优秀学生则善于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直至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现存生物,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发展而来的“高级”系统,因此生命系统蕴含着极其“优秀”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在学习中,要善于从组织结构中提出问题,从“生命系统”所蕴含的本质规律中发现问题,通过对这类问题的分析,形成认识生命系统的思维方法,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另外,从生活经验和实验中发现问题。生物是一门很“生活化”的学科。日常所见的一花一鸟、一草一木都可以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四、重视实验操作能力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许多理论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许多同学遇到实验题总觉得“想不到、做不好”,而优秀的学生在遇到一道复杂的实验题时为什么总会有清晰的思路?答案就在于这类学生具有很强的实验操作能力。无论是显微镜的使用,还是装片的制作,或者是物质提取与鉴定,其操作科学规范,并且对每一步骤的认识和理解都比较到位。他们不仅重视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重视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够把实验与所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知识点需要花时间去整理,每个名词的定义,我当年写了好几本笔记。还有一个各科目通用的学习方法,错题集!
不一定要原题摘录,在理解以后记录考题的知识点,生物大题也是,有的生物大题里会有一些陷进,这些套路也需要记录。将错题分门别类,每次看的时候做好标记,看一遍就记住的,看完又错的,总是错的。。。
后面的大题,在你做完上述工作以后,基本上大题的能力已经很高了,可以弄点试卷,专攻类型题,比如最近遗传有点问题,我就专攻遗传题,做个十几道几十道,做多了你会发现真的有套路的。
你会觉得上述工作会花费很多时间,占用其他科目的复习精力?不会的,我高二花了有将近两个月时间学习生物竞赛,只有数学课回去上了,其他课都翘了,时间依然够用。
生物是理科中题量最少的学科,每天花一点时间整理就足够了,相比化学,能够省下大量的时间来给你复习数学语文等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