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原文
【通行本】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帛书】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不崇尚标榜贤才,使民众不起争心;不炒作炫耀难得的货物,使民众不去做盗贼;不展现能引起人私欲的东西,使民众心不受惑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使民众虚心、饱腹;减弱民众的欲望,强壮民众的身体。使民众常保持无知无欲的自然淳朴状态,那些诡计多端的人就不敢耍诈。以无为来治世,则没有治理不好的。
2、南怀瑾《老子他说》
第三章是将天地自然的法则,引申应用到人世间的治道的发挥。这章的文字,明白畅晓,都很容易懂得,很好解释。但其中有三个要点,须特别注意,那便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实际上,我们晓得,“尚贤”“不尚贤”到底哪一样好,都不是关键所在。它的重点在于一个领导阶层,不管对政治也好,对教育或任何事,如果不特别标榜某一个标准,某一个典型,那么有才智的人,会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才能不足的人,也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倘使是标榜怎样作法才是好人,大家为了争取这种做好人的目标,终至不择手段去争取那个“好人”的模式。如果用手段而去争到好人的模式,在“争”的过程中,反而使人事起了紊乱。
老子主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两句话,可说“文从字顺”,读来很容易了解。但说对于稀奇难得的财物,不要去珍重宝贵它,便可使大家不会生起盗心。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为什么领导者最好不要特意宣称自己喜好某种道德标准
“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句话是老子对领导者讲的,告诉领导者不要表露自己有某种崇尚贤德的倾向,否则,民众就会起争执之心,为了这个名分、这种虚名就会去争。老子认为,我们所宣称的美德都是相对的,这世界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领导者认为某种行为就是贤德,并推举出来一个模范的话,等于是肯定了少数人,否定了大多数人。结果可能是,大多数人并不一定真就向他学,还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2)不要为自己的欲望、喜好贴上珍贵的标签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句话还是对领导者说的,告诉他们不要去推崇某种特别难得的、贵重的东西;如果领导者真的特别珍爱这个东西的话,下面的人就可能会为了它生出盗心。
(3)领导者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欲望暴露出来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不表现出来我自己需要什么、我的欲望是什么,才能使民不乱。因为领导者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其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引起下面人的效仿,所以领导者要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无为。
(4)别实际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的领导者治理一个系统,会让被领导者尽量减少欲望,生活达到温饱,能吃好、喝好、睡好,就可以了,但是欲望要尽量减少一些。
(5)欲望放低,事业才会更高
“弱其志,强其骨”跟“虚其心,实其腹”是一样的,就是降低大家的欲望,然后使他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呢?领导者通过把自己的欲望放低,感化被领导者,被领导者就会把欲望放低,去把该做的事做好。
(6)先打牢物质基础,人才能去掉多余的欲望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意思就是一直使民众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也就是说,不对获得虚名的技巧和那种华而不实的学识起什么欲望。
(7)如何让被领导者不敢违背道,不去违背道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里的“知”应该是技巧,这句话的意思是,使那些为了获取虚名、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使用各种技巧的人,不敢这样做,不去这样做。“则无不治矣”——这样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三、我之体悟——老子的矛盾论和管理学
这一章是在对上一章理论的应用,即用上一章的道理讲到了如何应用在治国上。上一章讲万物相生相克,或者说我们眼里的好坏高低长短等,本来就是事物的一体两面。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说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如果我们非得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矛盾的一个方面,就相当于不接受矛盾的另外一面,那自然会破坏整体的和谐。
所以,这个道理用到治国上也是一样,行天之道,顺应自然规律,不要去人为的激化矛盾,组织才能稳定发展。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里包含众多组织,每个组织里又包含许许多多的个体,这些个体之所以能成一个组织,发挥出一定的功能,必然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连接和交互。但是个体和个体之间的连接和交互,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就是通过差别,在人类社会中我们也称作分工,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合作。而有差别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容易有斗争。当斗争大到把主要连接都破坏时,组织就会分裂和瓦解。而组织的分裂和瓦解,相信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因为这可能伴惨烈的牺牲和流血。
所以老子劝说领导人,要看到矛盾各方,不要只关注一方,要去让各方自然的连接和交互,不要人为的去激化矛盾,因为激化矛盾的结果就是战乱不断,国家分裂。而领导人“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其实就是只接受矛盾中的一方,排斥另一方,这必然会激化矛盾斗争。因为,在一个群体里,个体最害怕的就是被排斥和被抛弃,这在原始社会意味着“死亡”,而在文明社会里意味着“死亡焦虑”。有死亡焦虑,就会有生存斗争。
老子最后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我想他是想告诉我们,对一个组织来说,“无为”就是不要激化矛盾,“为无为”,就是要不要去做激化矛盾的事情,要去做缓和和化解矛盾的事,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组织和谐稳定。
【通行本】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帛书】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不崇尚标榜贤才,使民众不起争心;不炒作炫耀难得的货物,使民众不去做盗贼;不展现能引起人私欲的东西,使民众心不受惑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使民众虚心、饱腹;减弱民众的欲望,强壮民众的身体。使民众常保持无知无欲的自然淳朴状态,那些诡计多端的人就不敢耍诈。以无为来治世,则没有治理不好的。
2、南怀瑾《老子他说》
第三章是将天地自然的法则,引申应用到人世间的治道的发挥。这章的文字,明白畅晓,都很容易懂得,很好解释。但其中有三个要点,须特别注意,那便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实际上,我们晓得,“尚贤”“不尚贤”到底哪一样好,都不是关键所在。它的重点在于一个领导阶层,不管对政治也好,对教育或任何事,如果不特别标榜某一个标准,某一个典型,那么有才智的人,会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才能不足的人,也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倘使是标榜怎样作法才是好人,大家为了争取这种做好人的目标,终至不择手段去争取那个“好人”的模式。如果用手段而去争到好人的模式,在“争”的过程中,反而使人事起了紊乱。
老子主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两句话,可说“文从字顺”,读来很容易了解。但说对于稀奇难得的财物,不要去珍重宝贵它,便可使大家不会生起盗心。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为什么领导者最好不要特意宣称自己喜好某种道德标准
“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句话是老子对领导者讲的,告诉领导者不要表露自己有某种崇尚贤德的倾向,否则,民众就会起争执之心,为了这个名分、这种虚名就会去争。老子认为,我们所宣称的美德都是相对的,这世界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领导者认为某种行为就是贤德,并推举出来一个模范的话,等于是肯定了少数人,否定了大多数人。结果可能是,大多数人并不一定真就向他学,还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2)不要为自己的欲望、喜好贴上珍贵的标签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句话还是对领导者说的,告诉他们不要去推崇某种特别难得的、贵重的东西;如果领导者真的特别珍爱这个东西的话,下面的人就可能会为了它生出盗心。
(3)领导者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欲望暴露出来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不表现出来我自己需要什么、我的欲望是什么,才能使民不乱。因为领导者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其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引起下面人的效仿,所以领导者要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无为。
(4)别实际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的领导者治理一个系统,会让被领导者尽量减少欲望,生活达到温饱,能吃好、喝好、睡好,就可以了,但是欲望要尽量减少一些。
(5)欲望放低,事业才会更高
“弱其志,强其骨”跟“虚其心,实其腹”是一样的,就是降低大家的欲望,然后使他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呢?领导者通过把自己的欲望放低,感化被领导者,被领导者就会把欲望放低,去把该做的事做好。
(6)先打牢物质基础,人才能去掉多余的欲望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意思就是一直使民众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也就是说,不对获得虚名的技巧和那种华而不实的学识起什么欲望。
(7)如何让被领导者不敢违背道,不去违背道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里的“知”应该是技巧,这句话的意思是,使那些为了获取虚名、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使用各种技巧的人,不敢这样做,不去这样做。“则无不治矣”——这样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三、我之体悟——老子的矛盾论和管理学
这一章是在对上一章理论的应用,即用上一章的道理讲到了如何应用在治国上。上一章讲万物相生相克,或者说我们眼里的好坏高低长短等,本来就是事物的一体两面。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说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如果我们非得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矛盾的一个方面,就相当于不接受矛盾的另外一面,那自然会破坏整体的和谐。
所以,这个道理用到治国上也是一样,行天之道,顺应自然规律,不要去人为的激化矛盾,组织才能稳定发展。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里包含众多组织,每个组织里又包含许许多多的个体,这些个体之所以能成一个组织,发挥出一定的功能,必然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连接和交互。但是个体和个体之间的连接和交互,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就是通过差别,在人类社会中我们也称作分工,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合作。而有差别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容易有斗争。当斗争大到把主要连接都破坏时,组织就会分裂和瓦解。而组织的分裂和瓦解,相信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因为这可能伴惨烈的牺牲和流血。
所以老子劝说领导人,要看到矛盾各方,不要只关注一方,要去让各方自然的连接和交互,不要人为的去激化矛盾,因为激化矛盾的结果就是战乱不断,国家分裂。而领导人“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其实就是只接受矛盾中的一方,排斥另一方,这必然会激化矛盾斗争。因为,在一个群体里,个体最害怕的就是被排斥和被抛弃,这在原始社会意味着“死亡”,而在文明社会里意味着“死亡焦虑”。有死亡焦虑,就会有生存斗争。
老子最后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我想他是想告诉我们,对一个组织来说,“无为”就是不要激化矛盾,“为无为”,就是要不要去做激化矛盾的事情,要去做缓和和化解矛盾的事,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组织和谐稳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