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大量有关维生素的知识!越全越好!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需要量虽少,但由于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补充。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人体最易缺乏的维生素 维生素A:预防癌症;保持正常视觉、预防夜盲症;维持粘膜正常功能,增强抵抗力;维持骨骼和牙齿正常发育;令皮肤光洁滑嫩。 维生素B1:强化神经系统功能;保持心脑正常活动;可增强儿童的学习能力;预防营养不良性脚气病。 维生素B2:维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可校正、维持眼睛视力,防止白内障;防止皮肤粗糙。 维生素B3:保持皮肤健康;降血压,维持血液循环;有助于神经系统正常运转。 维生素B5:参与制造抗体,增强免疫力;帮助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转变成能量。 维生素B6:保持身体及神精系统处于健康状态;维持体内钠、钾平衡,调节体液;抗皮炎,防脱发;参与制造红细胞;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功能。 叶酸:参与制造红细胞及白细胞,预防贫血;预防发育不良、头发发灰早白等。 维生素B12: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到破坏。 维生素C:对抗游离基,有助防癌;降低胆固醇;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利于伤口愈合;促进钙、铁吸收;防止坏血病。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有助小孩牙齿及骨骼发育,补充成人骨骼所需钙质,防治骨质疏松症、佝偻病、骨软化症;预防近视。 维生素E:对抗游离基,美容、延缓衰老进程;有助防癌及心血管疾病;有助降低血压;预防婴儿贫血;减低月经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维生素K:凝血作用;有助于骨骼细胞的修补与生长。
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患者在接受左旋多巴(levodopa)治疗时,切勿服用维生素B6 补品。
维生素B6的新功效 维生素B6又名吡多辛(下称,维B6)。近年来此药在妇科领域又有新用途。
退乳 维B6对生乳素有抑制作用,抑制乳汁分泌率达95%,比雌激素生效快、效果好,且无副作用。用法:一次口服200毫克,一日3次,宜于分娩后尽早服用。
急性乳腺炎 维B6200毫克口服一日1次,3天一疗程,用1~2疗程。其机理认为与维B6改善机体代谢,局部循环障碍,扩张血管,增强细胞对损伤的耐受力有关。
痛经 月经前3天连服维B630毫克/次,一日3次,经期1~2天服40毫克/次。
经前综合征 从月经第10天起口服维B625~100毫克/次,每日2次。绝大部分患者症状减轻或改善。 妊娠糖尿病 妊娠时,孕妇维生素需要量明显增加,易因缺乏维B6引起色氨酸代谢异常,影响机体的降糖作用而引起妊娠糖尿病,此时补充维B6可使血糖明显降低。用法:维B625毫克/次,日服4次,疗程2周。
有些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会出现难以忍耐的下腹疼痛,月经来后,腹痛减轻直至消失;下次月经来潮前,腹痛重新出现。这便是典型的原发性痛经症状。最近,妇科医生发现维生素B6可以用来治疗痛经且疗效颇佳。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病情较轻的患者,在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服药,每次服用维生素B6两片(20毫克),每天服药3次,连续服药7天至月经来潮停药。病情较重的患者,服药方法同上,只是服药剂量加至40毫克,比轻症患者服药剂量多1倍。
有些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时才发生腹痛,对于这些患者可采取即时服药法。当月经来潮时,口服维生素B6 40毫克,4小时后再服用40毫克,共服用2次即可。
据临床观察,使用维生素B6治疗痛经效果良好,90%以上的患者用药后腹痛消失或减轻。此种治疗方法无任何副作用,既经济,又方便。所有原发性痛经患者都可以试用此方法治疗。
一、维生素B6效用
1.能适当地消化、吸收蛋白质和脂肪。
2.防止各种神经、皮肤的疾病;
3.缓解呕吐(为防止早晨起床时的呕吐感,医生的处方中都开有维生素B6);
4.可促进核酸的合成,防止组织器官的老化;
5.减缓夜间肌肉的痉挛、脚的抽筋、手的麻痹等各种手足神经炎的病症。
二、维生素B6的缺乏症:
可引起贫血、脂溢性皮肤炎、舌炎等。
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
啤酒酵母、小麦麸、麦芽、动物肝脏与肾脏、大豆、美国甜瓜、甘蓝菜、废糖蜜(从原料中提炼砂糖时所剩的糖蜜)、糙米、蛋、燕麦、花生、胡桃。
四、维生素B6的副作用:
1.每天服用2—10g,会引起神经紊乱;
2.摄取过量的维生素B6可能引起的症状是失眠以及可清楚地回想起梦中情景。
3.摄取量不能超过500mg。
五、维生素B6的有关事项:
1.服用避孕药的妇女要增加摄取量;
2.食用大量蛋白质的人必需摄取更多的维生素B6;
3.使用青霉素胺作治疗的关节炎患者必须补充B6营养补品;
4.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B2、泛酸、C及镁配合作用,效果最佳;
5.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患者在接受左旋多巴治疗时,切勿服用维生素B6补品。 维生素B6 Vitamimum B6
(性状与稳定性) 维生素B6的盐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苦,在碱性溶液中,遇光或高温时均易被破坏。故应遮光,密封保存。
(体内过程)维生素B6口服后经胃肠吸收,原型药与血浆蛋白几乎不结合,转化为活性产物磷酸吡哆醛可较完全的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浆半衰期可长达15—20天。本品在肝内代谢,经肾排出。磷酸吡哆醛可透过胎盘,并经乳汁泌出。
(药物作用)维生素B6在红细胞内为磷酸吡多醛,后者作为机体不可缺乏的辅酶,可参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正常代谢。此外维生素B6还参与色氨酸将烟酸转化为5—羟色胺的反应。并可刺激白细胞的生长,是形成血红蛋白所需要的物质。
维生素B6缺乏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皮肤和神经系统。当食用缺乏维生素B族的膳仞用的,每天又服用吡哆醇拮抗剂,几周内即可产生眼,鼻和口部皮肤脂溢样皮肤损害,伴有舌炎和口腔炎。服用吡哆醇后,皮肤损害迅速清除。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周围神经炎,伴有滑液肿胀和触痛,特别是腕滑液肿胀(腕管病)是由于吡哆醇缺乏所致,用大剂量吡哆醇治疗,可奏效。
(适应症状)(1)维生素B6缺乏的预防和治疗。 (2)用于长期大剂量服用抗结核药异烟肼所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因抗癌药和放射治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以及粗皮病,妊娠呕吐,白细胞减少等症。 (3)全胃肠道外营养因摄入不足所致营养不良,进行性体重下降时维生素B6的补充。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1)肾功能正常时服用维生素B6,几乎不产生毒性。 (2)长期大量应用本品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出现神经感觉异常,进行性步态不稳,手,足麻木,停药后症状虽可缓解,但仍可感觉软弱无力。 (3)孕妇接受大量的维生素B6后,可致新生儿产生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 (4)大量应用本品,可影响某些检验结果,如尿胆原试验呈假阳性。 (药物相互作用)(1)维生素B6可降低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但制剂中若合有脱羟酶抑制剂时,对左旋多巴无影响。 (2)氯霉素,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盐酸肼酞嗪,免疫抑制剂(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异烟肼,青霉胺等药物)可拮抗维生素B6或增加维生素B6经肾排泄,甚至可以引起贫血或周围神经炎。 (3)服用雌激素时,可使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降低,故应加大维生素B6的用量。
(用法与用量)口服。(1)维生素B6的依赖综合征:成人一次10—20毫克,一日3次,维持量一日50毫克。终生服用,但需定时咨询医师。 (2)维生素B6缺乏症:成人一日10—20毫克,连续3周,后改用一日2—5毫克,连用数周。每一疗程治疗后需咨询医师。
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患者在接受左旋多巴(levodopa)治疗时,切勿服用维生素B6 补品。
维生素B6的新功效 维生素B6又名吡多辛(下称,维B6)。近年来此药在妇科领域又有新用途。
退乳 维B6对生乳素有抑制作用,抑制乳汁分泌率达95%,比雌激素生效快、效果好,且无副作用。用法:一次口服200毫克,一日3次,宜于分娩后尽早服用。
急性乳腺炎 维B6200毫克口服一日1次,3天一疗程,用1~2疗程。其机理认为与维B6改善机体代谢,局部循环障碍,扩张血管,增强细胞对损伤的耐受力有关。
痛经 月经前3天连服维B630毫克/次,一日3次,经期1~2天服40毫克/次。
经前综合征 从月经第10天起口服维B625~100毫克/次,每日2次。绝大部分患者症状减轻或改善。 妊娠糖尿病 妊娠时,孕妇维生素需要量明显增加,易因缺乏维B6引起色氨酸代谢异常,影响机体的降糖作用而引起妊娠糖尿病,此时补充维B6可使血糖明显降低。用法:维B625毫克/次,日服4次,疗程2周。
有些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会出现难以忍耐的下腹疼痛,月经来后,腹痛减轻直至消失;下次月经来潮前,腹痛重新出现。这便是典型的原发性痛经症状。最近,妇科医生发现维生素B6可以用来治疗痛经且疗效颇佳。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病情较轻的患者,在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服药,每次服用维生素B6两片(20毫克),每天服药3次,连续服药7天至月经来潮停药。病情较重的患者,服药方法同上,只是服药剂量加至40毫克,比轻症患者服药剂量多1倍。
有些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时才发生腹痛,对于这些患者可采取即时服药法。当月经来潮时,口服维生素B6 40毫克,4小时后再服用40毫克,共服用2次即可。
据临床观察,使用维生素B6治疗痛经效果良好,90%以上的患者用药后腹痛消失或减轻。此种治疗方法无任何副作用,既经济,又方便。所有原发性痛经患者都可以试用此方法治疗。
一、维生素B6效用
1.能适当地消化、吸收蛋白质和脂肪。
2.防止各种神经、皮肤的疾病;
3.缓解呕吐(为防止早晨起床时的呕吐感,医生的处方中都开有维生素B6);
4.可促进核酸的合成,防止组织器官的老化;
5.减缓夜间肌肉的痉挛、脚的抽筋、手的麻痹等各种手足神经炎的病症。
二、维生素B6的缺乏症:
可引起贫血、脂溢性皮肤炎、舌炎等。
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
啤酒酵母、小麦麸、麦芽、动物肝脏与肾脏、大豆、美国甜瓜、甘蓝菜、废糖蜜(从原料中提炼砂糖时所剩的糖蜜)、糙米、蛋、燕麦、花生、胡桃。
四、维生素B6的副作用:
1.每天服用2—10g,会引起神经紊乱;
2.摄取过量的维生素B6可能引起的症状是失眠以及可清楚地回想起梦中情景。
3.摄取量不能超过500mg。
五、维生素B6的有关事项:
1.服用避孕药的妇女要增加摄取量;
2.食用大量蛋白质的人必需摄取更多的维生素B6;
3.使用青霉素胺作治疗的关节炎患者必须补充B6营养补品;
4.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B2、泛酸、C及镁配合作用,效果最佳;
5.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患者在接受左旋多巴治疗时,切勿服用维生素B6补品。 维生素B6 Vitamimum B6
(性状与稳定性) 维生素B6的盐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苦,在碱性溶液中,遇光或高温时均易被破坏。故应遮光,密封保存。
(体内过程)维生素B6口服后经胃肠吸收,原型药与血浆蛋白几乎不结合,转化为活性产物磷酸吡哆醛可较完全的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浆半衰期可长达15—20天。本品在肝内代谢,经肾排出。磷酸吡哆醛可透过胎盘,并经乳汁泌出。
(药物作用)维生素B6在红细胞内为磷酸吡多醛,后者作为机体不可缺乏的辅酶,可参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正常代谢。此外维生素B6还参与色氨酸将烟酸转化为5—羟色胺的反应。并可刺激白细胞的生长,是形成血红蛋白所需要的物质。
维生素B6缺乏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皮肤和神经系统。当食用缺乏维生素B族的膳仞用的,每天又服用吡哆醇拮抗剂,几周内即可产生眼,鼻和口部皮肤脂溢样皮肤损害,伴有舌炎和口腔炎。服用吡哆醇后,皮肤损害迅速清除。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周围神经炎,伴有滑液肿胀和触痛,特别是腕滑液肿胀(腕管病)是由于吡哆醇缺乏所致,用大剂量吡哆醇治疗,可奏效。
(适应症状)(1)维生素B6缺乏的预防和治疗。 (2)用于长期大剂量服用抗结核药异烟肼所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因抗癌药和放射治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以及粗皮病,妊娠呕吐,白细胞减少等症。 (3)全胃肠道外营养因摄入不足所致营养不良,进行性体重下降时维生素B6的补充。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1)肾功能正常时服用维生素B6,几乎不产生毒性。 (2)长期大量应用本品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出现神经感觉异常,进行性步态不稳,手,足麻木,停药后症状虽可缓解,但仍可感觉软弱无力。 (3)孕妇接受大量的维生素B6后,可致新生儿产生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 (4)大量应用本品,可影响某些检验结果,如尿胆原试验呈假阳性。 (药物相互作用)(1)维生素B6可降低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但制剂中若合有脱羟酶抑制剂时,对左旋多巴无影响。 (2)氯霉素,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盐酸肼酞嗪,免疫抑制剂(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异烟肼,青霉胺等药物)可拮抗维生素B6或增加维生素B6经肾排泄,甚至可以引起贫血或周围神经炎。 (3)服用雌激素时,可使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降低,故应加大维生素B6的用量。
(用法与用量)口服。(1)维生素B6的依赖综合征:成人一次10—20毫克,一日3次,维持量一日50毫克。终生服用,但需定时咨询医师。 (2)维生素B6缺乏症:成人一日10—20毫克,连续3周,后改用一日2—5毫克,连用数周。每一疗程治疗后需咨询医师。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62337.html
展开全部
维 生 素 知 识
虽然都知道维生素重要,但都还是不太了解,偶收集了一些有关维生素的知识,拿出来共享。
1、 维生素的历史
维生素也称维它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它是由波兰的科学家丰克为它命名的,丰克称它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人体中如果缺少维生素,就会患各种疾病。因为维生素跟酶类一起参与着肌体的新陈代谢,能使肌体的机能得到有效的调节。那么维生素是怎么被人们发现的呢?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付出了多少代价?维生素的发现有一个漫长的历程。
类对维生素的认识始于3000多年前。当时古埃及人发现夜盲症可以被一些食物治愈,虽然他们并不清楚食物中什么物质起了医疗作用,这是人类对维生素最朦胧的认识。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远洋船队从南美洲东岸向太平洋进发。三个月后,有的船员牙床破了,有的船员流鼻血,有的船员浑身无力,待船到达目的地时,原来的200多人,活下来的只有35人,人们对此找不出原因。
1734年,在开往格陵兰的海船上,有一个船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当时这种病无法医治,其他船员只好把他抛弃在一个荒岛上。待他苏醒过来,用野草充饥,几天后他的坏血病竟不治而愈了。
诸如此类的坏血病,曾夺去了几十万英国水手的生命。1747年英国海军军医林德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建议海军和远征船队的船员在远航时要多吃些柠檬,他的意建被采纳,从此未曾发生过坏血病。但那时还不知柠檬中的什么物质对坏血病有抵抗作用。
1912年,波兰科学家丰克,经过千百次的试验,终于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能够治疗脚气病的白色物质。这种物质被丰克称为 "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简称Vitamin(维他命),也称维生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维生素种类被人们认识和发现,维生素成了一个大家族。人们把它们排列起来以便于记忆,维生素按A、B、C一直排列到L、P、U等几十种。
现代科学进一步肯定了维生素对人体的抗衰老、防止心脏病、抗癌方面的功能。
附录:维生素发展史
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发现能防治夜盲症的物质,也就是后来的维A。
1600年-医生鼓励以多吃动物肝脏来治夜盲症。
1747年-苏格兰医生林德发现柠檬能治坏血病,也就是后来的维C。
1831年-胡萝卜素被发现。
1905年-甲状腺肿大被碘治愈。
1911年-波兰化学家丰克为维生素命名。
1915年-科学家认为糙皮病是由于缺乏某种维生素而造成的。
1916年-维生素B被分离出来。
1917年-英国医生发现鱼肝油可治愈佝偻病,随后断定这种病是缺乏维D引起的。
1920年-发现人体可将胡萝卜转化为维生素A。
1922年-维E被发现。
1928年-科学家发现维B至少有两种类型。
1933年-维E首次用于治疗。
1948年-大剂量维C用于治疗炎症。
1949年-维B3与维C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1954年-自由基与人体老化的关系被揭开。
1957年-Q10多酶被发现。
1969年-体内超级抗氧化酶被发现。
1970年-维C被用于治疗感冒。
1993年-哈佛大学发表维生素E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结果。
2、为什么争论发生在现在?
人类最早认识维生素(维生素C)从200多年前就开始了,最后一种维生素(维生素D)被发现到现在也已经40余年了,但是科学家对维生素的研究从未终止,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的最后20年里,人们对维生素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非常重要的发现改变了医学界关于维生素的传统观点,更为重要的是,维生素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大众日常保健,维生素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时尚界的共同热点。
象其他受关注的事物一样,服用维生素保健也引起了巨大争论。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并且肯定还会持续下去。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争论已经不是单纯的学术意义的争论了,而是哲学态度的冲突。面对大量的但仍然是有限的研究,保守主义者认为用维生素保健仍然缺乏证明其有效并且绝对安全的证据,所以反对服用维生素保健;而实用主义者则认为哪怕是或许有效和相对安全就值得一试,所以支持服用维生素保健。显然,现在后者的声音占了上风,一些专家在并不十分严谨的科普书籍中给出了有关服用方法和剂量的建议,大受欢迎,例如已经翻译到国内来的美国艾尔.敏德尔博士(Earl Mindell R.PH.,PH.D.)的系列著作《维生素圣典》、《营养补充品圣典》、《抗衰老圣典》(以上均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等。类似的图书在大众中大行其道,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服用维生素的人越来越多了。
3、维生素是什么
维生素有10多种,从最基本的生物化学概念看来,它们是这样的一类有机物:在人体内的含有量很小,但生理作用很大,因为它们往往作为体内一些重要酶的辅助成分,参与广泛的生化反应,决定了某些十分重要的代谢过程。它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直接供给,一旦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则无一例外地引起相应的代谢障碍,并表现出相对特异的临床症状,例如因此维生素C缺乏导致坏血病;维生素B1缺乏导致脚气病;尼克酸(有时也称为维生素B5)缺乏导致癞皮病。因此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主要有维生素A、D、E、K、C、B1、B2、B6、B5、B12、叶酸、生物素、胡萝卜素等。
虽然都知道维生素重要,但都还是不太了解,偶收集了一些有关维生素的知识,拿出来共享。
1、 维生素的历史
维生素也称维它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它是由波兰的科学家丰克为它命名的,丰克称它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人体中如果缺少维生素,就会患各种疾病。因为维生素跟酶类一起参与着肌体的新陈代谢,能使肌体的机能得到有效的调节。那么维生素是怎么被人们发现的呢?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付出了多少代价?维生素的发现有一个漫长的历程。
类对维生素的认识始于3000多年前。当时古埃及人发现夜盲症可以被一些食物治愈,虽然他们并不清楚食物中什么物质起了医疗作用,这是人类对维生素最朦胧的认识。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远洋船队从南美洲东岸向太平洋进发。三个月后,有的船员牙床破了,有的船员流鼻血,有的船员浑身无力,待船到达目的地时,原来的200多人,活下来的只有35人,人们对此找不出原因。
1734年,在开往格陵兰的海船上,有一个船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当时这种病无法医治,其他船员只好把他抛弃在一个荒岛上。待他苏醒过来,用野草充饥,几天后他的坏血病竟不治而愈了。
诸如此类的坏血病,曾夺去了几十万英国水手的生命。1747年英国海军军医林德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建议海军和远征船队的船员在远航时要多吃些柠檬,他的意建被采纳,从此未曾发生过坏血病。但那时还不知柠檬中的什么物质对坏血病有抵抗作用。
1912年,波兰科学家丰克,经过千百次的试验,终于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能够治疗脚气病的白色物质。这种物质被丰克称为 "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简称Vitamin(维他命),也称维生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维生素种类被人们认识和发现,维生素成了一个大家族。人们把它们排列起来以便于记忆,维生素按A、B、C一直排列到L、P、U等几十种。
现代科学进一步肯定了维生素对人体的抗衰老、防止心脏病、抗癌方面的功能。
附录:维生素发展史
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发现能防治夜盲症的物质,也就是后来的维A。
1600年-医生鼓励以多吃动物肝脏来治夜盲症。
1747年-苏格兰医生林德发现柠檬能治坏血病,也就是后来的维C。
1831年-胡萝卜素被发现。
1905年-甲状腺肿大被碘治愈。
1911年-波兰化学家丰克为维生素命名。
1915年-科学家认为糙皮病是由于缺乏某种维生素而造成的。
1916年-维生素B被分离出来。
1917年-英国医生发现鱼肝油可治愈佝偻病,随后断定这种病是缺乏维D引起的。
1920年-发现人体可将胡萝卜转化为维生素A。
1922年-维E被发现。
1928年-科学家发现维B至少有两种类型。
1933年-维E首次用于治疗。
1948年-大剂量维C用于治疗炎症。
1949年-维B3与维C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1954年-自由基与人体老化的关系被揭开。
1957年-Q10多酶被发现。
1969年-体内超级抗氧化酶被发现。
1970年-维C被用于治疗感冒。
1993年-哈佛大学发表维生素E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结果。
2、为什么争论发生在现在?
人类最早认识维生素(维生素C)从200多年前就开始了,最后一种维生素(维生素D)被发现到现在也已经40余年了,但是科学家对维生素的研究从未终止,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的最后20年里,人们对维生素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非常重要的发现改变了医学界关于维生素的传统观点,更为重要的是,维生素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大众日常保健,维生素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时尚界的共同热点。
象其他受关注的事物一样,服用维生素保健也引起了巨大争论。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并且肯定还会持续下去。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争论已经不是单纯的学术意义的争论了,而是哲学态度的冲突。面对大量的但仍然是有限的研究,保守主义者认为用维生素保健仍然缺乏证明其有效并且绝对安全的证据,所以反对服用维生素保健;而实用主义者则认为哪怕是或许有效和相对安全就值得一试,所以支持服用维生素保健。显然,现在后者的声音占了上风,一些专家在并不十分严谨的科普书籍中给出了有关服用方法和剂量的建议,大受欢迎,例如已经翻译到国内来的美国艾尔.敏德尔博士(Earl Mindell R.PH.,PH.D.)的系列著作《维生素圣典》、《营养补充品圣典》、《抗衰老圣典》(以上均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等。类似的图书在大众中大行其道,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服用维生素的人越来越多了。
3、维生素是什么
维生素有10多种,从最基本的生物化学概念看来,它们是这样的一类有机物:在人体内的含有量很小,但生理作用很大,因为它们往往作为体内一些重要酶的辅助成分,参与广泛的生化反应,决定了某些十分重要的代谢过程。它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直接供给,一旦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则无一例外地引起相应的代谢障碍,并表现出相对特异的临床症状,例如因此维生素C缺乏导致坏血病;维生素B1缺乏导致脚气病;尼克酸(有时也称为维生素B5)缺乏导致癞皮病。因此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主要有维生素A、D、E、K、C、B1、B2、B6、B5、B12、叶酸、生物素、胡萝卜素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